其他

  • 《福建地质》征稿

    <正>《福建地质》创刊于1982年,系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出版日期为每季季末。主要刊登内容为基础地质(包括地层、岩石矿物、古生物、构造地质、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测绘地理信息、国土空间规划等研究成果。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1. 本刊从2017年4月1日正式启用“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知网版),请作者登录http://fjdz.cbpt.cnki.net进行网上投稿。本刊仅此一个投稿网址,且不会以任何形式推荐作者投稿其他指定期刊,请勿一稿多投,如有违反,一切后果由作者承担。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在3个月内决定是否刊用,作者在3个月后未收到本刊的答复,可自行处理。2. 稿件文责自负,对刊用稿件,编辑部有权对文章作文字修改和技术处理。本刊从未收取过版面费,文章发表后,按国家著作权法规定的有关稿酬标准,付给稿酬,并赠送当期期刊2本。本刊除印刷版外,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台湾华艺数位股份有限公司数据库”“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长江文库”,并被“中国期刊网”收录。稿件一经录用,所有版本的版权即由作者转让给本刊,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作者如不同意所著文章编入光盘版和网络版,请在来稿时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2025年01期 v.44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 福建屏南牛洋晚石炭世片麻状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林云志;

    屏南牛洋花岗岩发育片麻状、眼球状构造,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侵入岩属于钙碱性岩系列的高钾过铝质酸性侵入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往右倾斜的“海鸥型”曲线,说明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分馏程度高。利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法,获得(314.0±2.1)Ma、(318.0±2.6)Ma的结晶年龄,将侵入岩时代划为晚石炭世。综合分析认为,该侵入岩显示沉积岩熔融形成的S型花岗岩特征,形成于碰撞挤压的构造背景下,为陆内造山作用的产物。

    2025年01期 v.44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4K]
  • 福建屏南长宦——北墘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

    寇贵存;

    长宦—北墘韧性剪切带处于闽东火山断坳带的一条北东东向展布的韧性剪切带内,由中心到两侧依次发育超糜棱岩、糜棱岩、初糜棱岩和糜棱岩化岩石一系列动力变质岩。运动性质早期为左行走滑,晚期叠加右行韧性变形。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宏观和微观对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剪切作用类型、古差异应力值、变形温度、变形深度和总位移量等特征进行了计算分析,综合区域地质资料表明长宦—北墘韧性剪切带变形活动时限在晚石炭世—中三叠世之间,属于华力西—印支期,为福建境内华力西—印支期的构造运动提供了信息。

    2025年01期 v.44 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1K]
  • 福建闽侯马厝铍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王衍勋;

    福建闽侯马厝铍矿位于东南沿海铍找矿远景区,在近年来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现了Be、Mo等元素异常的基础上,通过异常查证、探槽揭露和分析研究,确认属于与火山-侵入杂岩相关的铍矿床。马厝矿区的铍矿体贮存于晚侏罗世南园组二段流纹质晶屑凝灰岩中,受北东向断裂及其次级裂隙控制,呈脉状、透镜状产出。与铍矿化相关的围岩蚀变主要包括硅化、绢英岩化、黄铁矿化、萤石化及镜铁矿化等。矿石矿物主要有绿柱石和羟硅铍石,分布于石英脉和蚀变火山岩的裂隙中。综合分析认为,深部来源的富铍热液沿构造破碎带及其派生裂隙交代蚀变凝灰岩形成铍矿(化)体,属于热液充填-交代型铍矿床。

    2025年01期 v.44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0K]
  • 福建明溪下龙坑方解石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探讨

    范云虎;许庆宏;

    明溪下龙坑方解石矿位于北武夷隆起区之南平—宁化岩浆带中南部,明溪—上杭推覆构造带北端,明溪—罗源东西向断裂带西段北侧、永安—晋江北西向断裂带北段北侧。矿体呈层状、透镜状贮存于早二叠世船山组中,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方解石矿石为白度达到要求的质纯大理岩矿床,规模为大型,矿床成因类型属接触热变质矿床。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和矿体地质特征的研究,分析探讨了矿区方解石矿的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可为区域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新的方向。

    2025年01期 v.44 2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5K]
  • 福建德化国宝地区饮用天然矿泉水储存规律及形成机理

    包国良;

    在福建德化国宝乡—赤水镇一带发现一处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水源地SZK2偏硅酸含量为35.1 mg/L,SZK3锶含量为0.64 mg/L,水质分别达偏硅酸型、锶型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群井抽水试验显示其日涌水量超过230 t。矿泉水主要储存于南园组第四段火山岩地层中,受近南北向及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地下水在断裂构造循环过程中,通过溶解周围的矿物质,使水中偏硅酸、锶含量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矿泉水的形成主要受岩石分布及其可溶性、水岩相互作用、围岩裂隙发育程度、水源涵养及补给条件等因素影响。通过总结研究区矿泉水成因,对今后寻找该类型矿泉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5年01期 v.44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 综合物探方法在福建平和山区隐伏含水构造中的应用

    葛伟男;

    通过高精度磁测、联合剖面以及AMT等工作,经过数据处理、多参数的相互约束以及精细处理解译,揭露了福建平和山区地下构造的电性特征,基本查明了隐伏构造的空间分布,该成果与后期钻探结果吻合,验证了综合地球物理方法查明隐伏构造空间分布的有效性,为今后此类勘查选择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技术积累了经验。

    2025年01期 v.44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3K]
  • 福建宁德鹤峰中路滑坡失稳机制及数值模拟分析

    黄朝阳;

    为解决鹤峰中路滑坡治理失稳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区岩土体特征、降雨工况条件以及现场验证,研究认为滑坡目前处于明显蠕滑阶段,破坏形式主要为后缘下错推挤、中部受压挤裂、前缘鼓胀。同时,该滑坡的数值稳定性验算结果表明:在天然条件下,滑坡前缘处于欠稳定状态;在降雨条件下,滑坡后缘位移加剧,整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且模拟滑动面与现场观测结果基本一致,可为类似滑坡治理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1期 v.44 5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8K]
  • 基于FLAC 3D数值分析的福安白莲寺降雨型滑坡稳定性评价

    兰腾达;

    以典型降雨诱发型滑坡为例,分析不同工况下滑坡稳定性演化规律,并采用FLAC 3D软件对极端降雨条件下边坡失稳破坏进行数值分析。通过现场调查、地质测绘和钻探勘探,查明白莲寺滑坡的变形特征,并定量分析了滑坡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白莲寺滑坡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降雨是滑坡的诱发因素;暴雨工况下,滑坡的安全系数降低,处于不稳定状态,需在关键部位开展治理措施。

    2025年01期 v.44 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9K]
  • 基于极射赤平投影法的露天开采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陈荣国;

    露天开采的建筑用石料矿山多以岩质边坡为主,顺山坡开采形成的终了边坡稳定性受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地质条件、斜坡结构类型等控制。以福建霞浦县二洋里建筑用石料矿山为例,应用极射赤平投影法对边坡稳定现状、发展趋势、破坏模式等进行定性稳定性分析评价,为同类型露天开采矿山岩质边坡的定性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实例借鉴。

    2025年01期 v.44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 基于时序PS-InSAR技术的丘陵地区地质灾害风险普查

    陈哲锋;

    为地质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开展野外调查提供靶区方向,解决“隐患在哪里”的问题,开展了应用时序PS-InSAR技术在寿宁县下党乡一带低植被覆盖区进行形变异常靶区信息提取工作。利用2018年1月—2020年5月期间的29景Sentinel-1B和71景Sentinel-1A数据以及对应的100个精密轨道文件进行PS-InSAR处理,获取区域累积形变数据。通过结合构造、地灾点等区域地质特征与人类活动情况分析,圈定14处地质灾害形变异常靶区;且经野外验证,形变区具有明显小型滑塌、路面裂缝等表征。研究表明基于Sentinel-1数据,采用时序PS-InSAR技术在工作区开展地质灾害隐患靶区普查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其不仅能反演形变过程,而且对灾前识别风险与灾后重点监测都具便捷、快速、大面积监测等优势,为地质灾害普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025年01期 v.44 7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3K]
  • 下载本期数据